常見問題
(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)
一、根莖類藥材松土、施肥易增產(chǎn)
大部分根莖類藥材隨著春季地溫升高開始生長,尤其是2年生以上藥材,為了防止冬季凍傷根部,早在冬季到來之前就采取蓋草、培土、冬灌等一系列措施進行保護。在立春前后開始松土、晾根,結(jié)合施肥。挖去厚重的蓋土(經(jīng)過冬季的雪雨冰霜土地已板結(jié))松懈土壤,有利于根條生長,清除草根,防止雜草生長,還有保墑、防止蟲害的作用。早春翻土能提高藥材產(chǎn)量30%以上。
二、周期短的藥材,春灌追肥易增產(chǎn)
周期短的藥材包括全草類、種子類、花類和部分根莖類、果實類等藥材。這些藥材于前1年的夏季或秋冬季種植,次年早春返青生長,小苗很難度過寒冷的冬天,像秋種的白芷、夏枯草等。立春后隨著氣溫、地溫不斷增高,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進行追肥、灌溉,幫助返青,可增產(chǎn)25%以上。
三、木本類藥材修枝、追肥更重要
木本類藥材包括樹木類、果實類、花類等藥材,是中藥材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對這些藥材要在早春萌芽時修剪枝條,除去胸枝,清理旺枝,并結(jié)合追施農(nóng)家肥和有機肥,有條件的地方進行灌溉,能使樹木生長良好,提高坐果率,增產(chǎn)增收。
四、春季播種
春季播種的中藥材很多,如地黃、桔梗、柴胡、板藍根、黃芩、黨參等。播種后要保持土壤濕潤,以利出苗。有些中藥材播種后需要蓋草保溫,如柴胡、黨參。大多數(shù)中藥材種子播前在35-40度溫水浸泡12-24小時,撈出后晾干播種;效果較好。
五、加強中藥材春季營養(yǎng)繁殖
抓緊有利時機,于春季對中藥材進行營養(yǎng)繁殖,如天麻春栽在2月下旬到3月,半枝蓮在春季萌發(fā)前進行分株繁殖,魚腥草在3月上中旬用根狀莖分段繁殖,金銀花、杜仲和連翹在2---3月分株繁殖,菊花在4月下旬至朗上旬扦插育苗,款冬花于3月中下旬進行根莖移栽,杜仲于早春芽萌發(fā)前進行扦插。
六、做好春季大田管理
春季播種或栽種的中藥材,一般要進行3次中耕除草,苗期根淺,宜勤鋤淺鋤,做到田間無雜草。結(jié)合中耕除草,直播的要進行間苗、定苗,同時查苗補種。春季中藥材萌發(fā)后生長迅速,需肥需水量較大。結(jié)合中耕除草,根據(jù)每種中藥材的生長習(xí)性和收獲部位確定迫肥種類、追肥量和澆水量。以莖葉生長為主,在施農(nóng)家肥的基礎(chǔ)上,適當增加氮肥用量,通常每667平方米追施農(nóng)家肥1000-1500千克,餅肥30千克,尿素5-10千克,過磷酸鈣15-20千克。莖葉類和全草類中藥材以有機肥和氮肥為主,根莖類和花果類中藥材要適當增加磷+鉀肥。春季容易發(fā)生干旱,追肥要結(jié)合澆水進行,對于喜濕潤的中藥材,要注意勤澆水,如半夏、天南星、魚腥草、半枝蓮、天麻。中藥材苗期根系不發(fā)達,根淺,也要勤澆水。
- 下一個:藥材種植業(yè)未來前景如何?